一场疫情,无数医护人员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身上的一心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曾在歌乐山烈士们的身上闪耀着光辉。为在疫情背景下的新时代学习革命先烈精神,并结合疫情形势下涌现的“烈士”将“红岩精神”不断传承发展,2020年7月24日,重庆大学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烈火红心”实践团沿着红岩精神诞生、发展的历史路线开展实践活动。

到达歌乐山烈士陵园
此次实践中“烈火红心”实践团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哀悼革命烈士,参观革命者关押点,采访相关工作人员。
7月24日上午,实践团一行4人首先前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我们注意到前来哀悼的市民在“一一·二七”大屠杀牺牲烈士的墓碑前摆满白色鲜花,寄托对革命烈士的尊敬,感激与思念。“烈火红心”实践团成员在此处通过各个纪念碑了解了江竹筠同志等革命烈士的英勇故事,在墓前深深鞠躬,誓将红岩精神发扬传承。

陵墓前哀悼
7月24日下午,实践团先后到渣滓洞监狱旧址和白公馆进行参观。通过查询资料,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许多革命者曾在这两个关押点辗转。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摆满刑具的房间与革命者“小萝卜头”遇害处令成员们印象深刻,刑具的残酷与报国的热血对比鲜明,却更凸显出革命志士不屈不挠、不惧黑暗的强大革命意志以及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革命精神。

白公馆
在山脚处,实践团成员采访了白公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绘有小萝卜头故事,双枪老太婆故事的漫画书以及相关的布袋,彩笔等文创产品,并表示为了更好地呼吁年轻一辈传承发扬红岩精神,他们做了许多并且之后仍将坚持创新尝试。之后,实践团成员采访了一位常年在白公馆参观区大门口兜售游览车票的女士,她告知我们,虽然处在疫情期间,怀着对革命志士的尊敬参观白公馆的人仍旧络绎不绝。此次采访展现出红色精神被传承发扬的新希望。
最后,实践团成员回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合影留念。经过此次寻访活动, “烈火红心”实践团了解到革命烈士的英勇故事,看到共产党人在残酷的历史环境下对理想的热忱与坚守,更坚定了“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信念。实践团成员还将疫情期间涌现的“最美逆行者”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抗疫精神”作为新时代革命先烈和“红岩精神”的延续和传承,希望通过学习传承“红岩精神”,坚定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使新时代的“红岩精神”被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团合影
摄影:向红,陈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