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名称:软件架构与设计模式
2、 课程代码:SE31111
3、 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
4、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
5、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技术与UML
6、 使用教材:
覃征编著,《软件体系结构》,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Erich Gamma(美)等编著,《设计模式-可复用对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 参考书目:
Christine Hofmeister(美)等编著,《实用软件体系结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Alan Shalloway(美)等编著,《设计模式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 课程描述(200-300字左右):
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软件系统架构分析、体系结构建模与架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软件架构设计的基本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分为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两大部分。软件体系结构部分主要讲解软件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和典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能力。设计模式部分主要以GoF的24类设计模式为讲授内容,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典型框架技术及原理,并初步具备运用模式设计思想开展软件详细设计的能力。
9、 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知识贡献:理论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概念、术语和系统化方法,建立软件架构设计的理念,了解当前流行的框架技术,并理解其原理。
能力贡献:软件架构部分的案例教学旨在案例中巩固知识点,以加深知识理解和培养初步架构设计能力为目的,并在项目开发中加以实践;在实验环节中重点培养运用典型框架进行项目构建的能力和使用设计模式进行细化设计的能力。
素质贡献: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与设计复杂软件系统和团队协作的素质。
10、教学方法:
课程理论知识点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学生分组讨论与学生讲解汇报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设基本要求与提高要求,基本要求按实验手册中步骤进行,提高要求设题目和思路,要求学生有一定创新能力。
11、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1) 试卷总分值100分,主观题占70%,客观题占30%。
(2) 内容结构
1)软件体系结构概念及模型(20%)
2)典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与应用(40%)
3)设计模式(40%)
(3) 成绩评定:
卷面成绩占50%;课堂讨论及实验40%;平时考勤10%
在项目开发中确有优异表现的,可只计30%卷面成绩,实践分值按60%计;
在课堂讨论中表现优异的,处理方式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