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18/11/08 15:48:57 作者: 点击:[] [小] [中] [大]

1、 课程名称:软件需求分析

2、 课程代码:SE30103

3、 学时和学分:32学时 2学分

4、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5、 先修课程:软件工程如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

6、 使用教材:Karl E. Wiegers著.软件需求(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参考书目:

(1)《需求工程导引》[英]Lan K.Bray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9.

(2)《软件需求》[丹]Soren Lauesen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0.

(3)《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美),刘孟仁等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

8、 课程描述(200-300字左右):

本课程主要的介绍了基本软件需求、客户的需求观、软件需求的方法、改进需求过程、软件需求与风险管理、项目视图与管理、寻找客户的需求、聆听客户的需求、软件需求文档编写、需求的图形化、软件质量属性、通过原型法减少项目风险、设定需求优先级、需求质量验证、需求开发向设计规划的转化、需求管理的原则与实践、管理变更请求、需求链中的连接链和需求管理工具等内容。

9、 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知识贡献:使学生掌握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和技能,能够对实施的项目进行高质量的需求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开发能力。

能力贡献: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建立学生在软件开发中的团队合作意识。

素质贡献:通过对软件需求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的应用软件需求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做出正确的需求分析和规范的需求分析文档等。

10、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案例为主(学习基本理论)

采用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需求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并通过案例,介绍软件需求的全过程。

(2)作业为辅(完成项目任务)

布置相关的作业,把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进行课后练习。课外作业采用项目组的形式展开,3-5人一组,每人在项目组的角色不同,完成不同的任务。

(3)课堂讨论和提问(学生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进展,提炼出相关的题目,进行课堂讨论。

11、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的成绩评定方式如下:

平时出勤和提问(10%)+课堂讨论和作业(40%)+期末考试(50%)=总评100%